新竹東元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 陳壽祥 |
副食添加有「表」可循 根據中華民國小兒科醫學會推薦的斷奶食物添加表,不同的月份年齡添加副食品有不同的順序和種類(表一)。
年齡 |
食物 |
烹調方式 |
一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二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三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果汁(橘子、柳丁、番石榴、番茄等) |
新鮮水果壓擠果汁,通常與等量開水混合 |
四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果汁、果泥(香蕉、木瓜、蘋果、番石榴、西瓜、桃子、梨子、鳳梨等) |
以湯匙弄碎(刮碎)水果成泥糊狀,使嬰兒容易吞食。 |
菜泥(高麗菜、豌豆、胡蘿蔔、馬鈴薯、菠菜等) |
煮熟、弄碎,可單獨餵食或與麥糊混合 |
麥精片、麥糊 |
|
五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果汁、水果、菠菜 |
|
穀類、吐司 |
|
肉泥類、肝泥 |
煮熟、弄碎,單獨或與麥糊混合 |
六個月至八個月 |
母奶、嬰兒奶粉 |
|
果汁、水果、菠菜 |
開水量慢慢減少至只給純果汁,七個月開始可以吃生水果 |
穀類、粥、肉、肝 |
可與碎肉、蔬菜共煮 |
吐司、蒸蛋 |
將蛋打在碗內,加水至八分滿,攪拌至均勻後蒸八分鐘。 |
豆腐 |
煮熟、弄碎即可餵食。 |
魚(虱目魚、白魚、吳郭魚、旗魚等)、瘦肉湯 |
用水將魚煮熟、弄碎,要把魚刺去乾淨 |
九個月至十二個月 |
牛奶、嬰兒奶粉、水果、蔬菜、蛋、豆製品、粥、麥片、細麥、魚、肉 |
烹煮方法如前,但種類及量增加 |
十二個月以上 |
各種食物、牛奶、水果 |
|
添加、餵食副食品技巧 1. 有些家長習慣把米粉、麥粉直接加入奶瓶中,與奶水一起沖泡給寶寶吃,這種作法並不恰當。因為如此不但無法讓小寶寶學習吞嚥咀嚼的能力,也可能減少奶粉量造成寶寶營養攝取不足。
2. 正確的方法應是在兩餐之間,將米粉、麥粉盛裝在碗或杯內,選擇適合孩子嘴型的小湯匙,再由大人一口一口的餵食給孩子吃,刺激孩子做出張口或吞嚥的動作。至於湯匙的選擇,除了大小必須合乎小寶寶嘴型外,還要注意湯匙邊緣及表面圓潤光滑,不可太粗糙。
3. 開始吃蔬菜後,小孩的大便有時會看到整片菜葉,這是因為他們還不會咀嚼,大多是吞食所造成,不過葉中的營養部份還是會被分解和吸收,剩餘的纖維雜質會後糞便中排出。
4. 有時候孩子會把食物吐出來,但這並不代表他不喜歡吃或是覺得不好吃,而是不懂得如何把食物吞下去,家長應有耐心多試幾次,如果孩子做對了,應多給孩子鼓勵,家長的回饋將使孩子學習慾望更強烈。
5. 在孩子滿周歲以後,就不再需要一口一口餵孩子進食,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如果孩子吃得不多,家長難免擔心營養不夠,這時可檢視小孩進食狀況,是否吃了太多零食、是否味道太重等。幼兒味蕾尚在發育,並不適合口味太重的食物,易引起幼兒拒食。
結語 添加副食品的目的不只是增加孩子營養攝取,更重要的是教導孩子學習如何進食。家長可參考附表中副食品的添加順序,循序漸進,有耐心的加以餵食,幫助孩子學習吞嚥咀嚼,攝取足夠的養份,進而健康的成長茁壯。
|
這裡有篇添加副食品原則很不錯
小噹噹月底就要滿四個月摟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