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育兒保典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早小噹噹起床是開心的

抱了 3-4 本書說他要"念書" (要我們讀給他聽)

我要他自己先看(這時哪有美國時間悠哉讀書給他聽?)   於是他也開心地抽出一本"走迷宮" 自己玩..... 正當我走進他時....怪怪的.....書上怎麼有1.5公分紅點點?

哇~~!!右鼻孔流鼻血了    用滴的   快!! 拿衛生紙來.......

噹爸:讓他躺下... (OS: 你是古代人啊? 還有這錯誤的觀念   沒時間裡他  )

衛生紙上的黏膜還蠻多的   換了4次....都還在滴...恐怖喔~~~

這樣等了15-20分鐘   終於止住了  

他是塞著 "右管" 上車的

最後上車時發現左邊也紅紅的......快流出來了.....挖哩勒...只好2邊都塞住

要他用嘴巴呼吸....... 上學去    放學再看醫生吧前一晚晚有點鼻塞黃鼻涕的...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兒童感冒常會併發中耳炎,因此80%的小孩在三歲以前會有一次
以上的中耳炎,這是造成兒童聽力損失最常見的原因,但卻常
受到忽略。
 
◎什麼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中耳部位的發炎,而這發炎是由於中耳受到細菌或
病毒感染造成。中耳炎可以只發生在一側耳朵,也可以同時在
兩側耳朵發生。雖然中耳炎較常發生於兒童,偶而也會發生於
成人。在季節交換時,中耳炎病例便增多,與感冒的流行有明
顯的相關。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AOM
是一種急性的中耳積液病變,它伴隨著有一些如鼓膜充血鮮紅引起的耳痛(通常伴隨耳拉扯感或不安),發燒(表急性感染),耳漏(表耳膜穿孔或耳通氣管通暢),不安等發炎徵候。較罕見的有耳後腫脹,臉部麻痺,眩暈和耳鳴。但有時候在還不太能夠自己表達的小朋友就得靠家長自己的用心注意了。

「他一直在拉耳朵嗎?」
「他哭聲比平常更大嗎?」
「他睡得比平常感冒時更不安穩嗎?」

「他好像有一點不平衡感嗎?」

「他好像對我的喊叫聲較無反應了。」

這些小小的訊息都可以提醒家長注意到可能小朋友罹患中耳炎了。

   慢性中耳炎併積液(Chronic 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COME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凌晨小噹噹又莫名的發燒了(九月初也發生過一次沒其他不適)

到底未合會突然發燒呢?

 

 

 

幼兒容易突然發燒其原因如下?  

一、因為其大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較不成熟,所以對體溫的控制力較弱。

二、本身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較差,防禦陣線薄弱,因此很容易在事先 一點症兆都沒有的情況下,就  直接病毒素侵犯到體溫中樞而高燒起來了。

三、大部份的病毒及細菌是由呼吸道的口、鼻進入體內,所通常會先有咳 嗽、流鼻水的病狀出現。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噹噹最近很喜歡這一系列的書

世一出版社~  依教育部 "品德教育促進方案" 編輯

聽起來很...成熟

但其實不會耶~~~裡面的圖案都很可愛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Mrs. Potato



這是最近添購的玩具

第一眼看到就好喜歡

身上所有配件全都可拿下來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至7歲孩子應該學好的規矩

 

零體罰的時代,父母常常覺得孩子愈來愈難搞,如何讓孩子學會規矩,是所有父母面臨的大挑戰。德國育兒專家認為,孩子從0歲開始就有能力學好規矩...

 

 

 

父母眼中的「問題小孩」是:嚎啕大哭數小時的小寶寶,會咬人和打人的幼兒,吃飯習慣不好的小孩,叫人受不了的幼稚園小孩,會肚子痛的小學生。所有父母都一致認為:「我們想像中的小孩不是這樣!」


但父母可曾思考過,對自己孩子的發展到底有什麼想法?父母的願望與孩子實際學到的規矩有時候天差地遠。任何年齡的孩子,從小寶寶到學齡兒童都有這種情形。0至7歲,不同年齡的孩子該學到哪些規矩?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先根深而後葉茂


早些年,我有個鄰居醫生,他很喜歡在自家的大院子裡種樹。但他很少給樹苗澆水,那些樹長得很慢。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52種幫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的好方法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父母的十件糊塗事

 

 

一、 想太多
對兒女有過多的擔心,例如:擔心孩子課業跟不上、擔心孩子不適應、擔心孩子交到壞朋友等。



二、 做太多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女人看女人,要批評很容易,要讚美很困難,那麼,能成為女人羨慕又希望的對象,可就真不是普通的高段! 是的,于美人。

 

 

不久前,一份針對現代女性所做的調查,選出他們最想成為的「幸福女」,于美人排名第一,理由是:同時兼顧家庭事業,俗氣一點的說法是「家庭事業兩得意」。

 

 

對此,于美人除了謝謝老天爺,還淡淡說了一句:幸福,是知足感恩,是別人的成全與幫助!于美人這番「幸福論」,其實是有感而發。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如何改正孩子攻擊 任性 發脾氣的行為

 

當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時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咬人、打人的階段,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成長階段。一般情況下采用淡化的方法很快就會過渡過去。但是也有不少寶寶會進而養成具有攻擊性行為的習慣,需要大人加以糾正。

造成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很多。打人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方式;可能是他發泄不快的一種方法;也可能是模仿別的小朋友、父母或電視的行為等等。咬人可能是1歲半前口唇期寶寶的探索性行為;可能是模仿小動物的動作;也可能是親吻的表現,不過是力度掌握的不准而已。

改正方法,對於這些攻擊性行為,父母要注意:

1.父母要以身作則,平日不要有打孩子等攻擊性行為。

2.不要讓孩子看暴力電視。

3.平時要教育寶寶講文明,在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要友好,不要打人罵人,如果欺負了別的小朋友要道歉。

4.要培養孩子的各種技能,特別是社交能力和語言能力。

5.教孩子講出憤怒的情緒,父母加以適當的疏導。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寶成長的小幫手-新版兒童生長曲線
張貼時間:2009/5/7 下午 04:11:48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兒科常用的退燒藥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哇~~原來換牙學問這麼多

 

 

 

 

 

   

孩子新長出的門牙為甚麼呈鋸齒狀?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這對小噹噹有點遙遠

我好喜歡  

就先帶來了

 

 

 

◎注音符號口訣

(1)ㄅ字加撇變成ㄉ,ㄉ自出頭就是ㄌ。摸摸鼻子,吹吹笛子,吃吃梨子,ㄅㄉㄌ就學會了。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各位當媽當爸的還有以後要當媽當爸的,看了這篇以後相信會很開心的!

 

(這篇很有意思.參考看看)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每個人都有情緒,寶寶會生氣也是理所當然,只是有些寶寶表達的方式比較溫和,有的比較強烈。爸媽 的責任,就是幫助孩子將滿載的情緒,找到合宜的出口。

 

 、

 

情緒在1.5歲發展完備

從3個月大開始,寶寶就有情緒,其中以開心和憤怒最常見,而且隨著年齡增長,頻率和持續度日益增 加。1歲半左右,寶寶的喜怒哀懼愛惡欲等各種情緒便發展完備,加上心智和動作發展愈發成熟,情緒表 現也就更加強烈。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若發現家中寶寶突然被巨響驚嚇到、嚇哭,或覺得他心神不定


(但身體不舒服者一定要先去看醫生!!)

爹地媽咪請按以下動作幫小朋友作「居家收驚DIY」的安撫動作

因為寶寶在突然被嚇到時,通常需要被安神定魂(科學說法是:撫慰、安定驚慌的精神)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ㄛ~~~原來小噹噹白天不愛睡覺是好事?!

 

午睡對於許多成人來說,是每天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於是,許多家長也習慣性地要把這個習慣“傳”給孩子。但是,總有那麼一部分孩子不願“領情”,這讓不少家長費盡了心思,為午間不安分的孩子煩心,為不午睡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擔心。可孩子一定要睡午覺嗎?有著十餘年兒保工作經驗的重慶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醫師蔣志陽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蔣志陽說,儘管許多幼兒園每天都安排了午睡時間,但這並不表明孩子一定要午睡,因為這種要求更多的是順從了一種社會習慣。對於一部分孩子來講,不睡午覺,對他們的生長髮育根本不會有影響。
    
    一般來說,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著時分泌,深睡的時候效果更好。而學齡前的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的關鍵期,如果能在中午有一兩個小時的睡眠,對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有好處的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