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巧虎幼稚園 要收小朋友的畫 (要比賽)

題目   媽媽

這四月中就畫了   @3Y1M

因為老師ㄧ催稿

 

 

 

 

 

我先拿家裡的圖畫紙給他練習

不知他會畫出什麼東西

要三歲的小孩畫媽媽

真難啊~~~~!!

 

 

 

拿出畫筆就開始自言自語

    眼睛   耳朵   嘴巴    臉臉   頭髮   (他畫的順序)

越畫越開心

於是

我長鬍子了

我: 哎呀~~媽媽怎麼漲鬍子了?   我又不是男生

聽我這麼說他就越開心    多畫一點鬍子....

 

 

不過

對於他的畫我已經很滿意了

他竟會畫臉了

( 在家很少畫   雖然畫紙畫筆 "垂手可得"  )




 

 

過2天   

我正式拿出學校發的圖畫紙

老師說要在上面畫媽媽  明天要交喔

這次

來個側面圖    (這張對我來說簡直是 優等作品 )

不過我知道這在老師的眼裡是一張草率   單調   不豐富的作品

看懂了嗎?  媽媽在家是戴眼鏡的

為了不要再長出鬍子

畫到這我搶走他的圖畫紙說: 

嗯~~很好   這樣已經很棒了    接下來我們要玩什麼??? (分散注意力)

當晚我一直在想我幹麻抽走他的畫紙   只是一張畫  

我只是想保留原創    這是小噹噹3Y1M的畫

 

 

學校也教母親節...

常常回家就大叫: 媽媽~我愛你 (repeat again and again)

屋頂都快掀了

我: 好~我知道了    小聲點

(你到底知不知導我愛你為何意啊? 愛鬼叫的小孩)

 

 

 

 


 

 

幼兒繪畫發展─

錯畫期/

塗鴉時期/

前圖式時期/

圖式時期/

寫實時期/

 

一、錯畫期(Soribbli Stages):2歲左右

(一)造形表現特徵:
此期又稱塗鴉期,年齡在二歲左右,在幾乎兩年左右約塗鴉期間,只能畫出未分化而無秩序的亂 線,多為臂部以下大肌肉的運動,還可將它分成三個過程。

 

1.未分化的塗鴉:

剛開始的塗鴉作品,與其說是繪畫,不如說是手臂運動的痕跡,多半是無控制,無意義,沒有方向惑的線段或是 點,毫無條理。這些線條或有力成微弱,則因兒童而異,顯示幼兒不同的氣質與個性。

 

 

 


2.直線塗鴉:
為有一定方向的搔筆,幼兒經過一段未分化的塗鴉時期之後,發現了手與眼之間的聯結,得到控制肌肉的要領,以調節動作。這個發現,使他龍畫出較長的直線或橫線(非數學的直線),雖然當中還是參雜著過去無控制的線段,但對幼兒來說,是一個決定性的經驗,不僅得到信心,並且享受這種動作的快感,不過此期的塗鴉活動,仍然沒有任何創造的意向。

 

 

3.圓形塗鴉:
此期幼兒的繪畫造人圓形的搔筆活動,因手與眼的互相配合形成「視覺的控制」,在不斷地重複塗抹之後,證實 這種控制的存在,激動他作不同的嘗試,做較複雜的運動方向,結果也能畫出圓形圖,單獨的、重疊的、大的、小的圓,綿綿不絕的在喜悅的眸子註視下產生了。

 

 

(二)色彩表現特徵:
此期的幼兒對色彩已有辨別的能力,而且以好奇的眼光面對色彩,也喜歡用顏色。但對各種色彩沒有好惡之分,對色彩只憑喜好選擇,沒有代表任何意義。當其塗鴉時隨意拿起什麼顏色,就用什麼顏色,這一段時期還無法叫出顏色的名字。
此期的幼兒抓住一個顏色後,從頭到尾都用此色塗完一張書紙,而不輕易換色,因為他這時完全不關心顏色的問題,只註意塗鴉所出現的形與線,這樣他使得到滿足了。但偶而也會出現一、二種顏色的塗鴉。

 

 

 塗鴉時期/
‧ 幼兒畫發展時期,大致上可分為2~3歲塗鴉時期.塗鴉時期是幼兒畫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期幼兒握筆不太靈活, 不專心,塗鴉時非常有力,反覆來回.左右或上下來回的線條,點狀至長短直線及有控制性的曲線,或螺旋狀似的線條,家長透過線條的變化來了解幼兒的發展,以收藏的精神記錄孩子的成長.

 


象徵時期/
‧ 孩子喜歡以圓圈圈的方式來命名,例如大圓代表爸爸,小圓代表媽媽,包起爸爸媽媽的圓是車子,黑點是朋友,是樹˙˙˙等等.通常稱此時期的孩子是象徵時期,大致上的年齡約在3~4歲間.

 
三歲兩個月

 

在兒童畫上屬於「塗鴉階段」,這個時期畫畫是在揮動手壁,進而能控制手
腕畫出圓形。所畫的東西擺的位置很自由,像在空中飄浮。

 

 

前圖式時期/
此時期的年齡約在4~6歲間,人物出現完整的四肢,為了自我表現,造形變得較為大膽,誇張.色彩並沒有任何心理因素,只有偏愛和喜好而已,對於專家學者的色彩分析理論不必太過介意,以免錯過顏色的嚐試。6~8歲左右孩子進入圖式時期,開始懂得運用手的駕馭能力,會使用展開式的畫法呈現空間感,擬人畫,結構組織也較強.

 

  四歲一個月

 

  
                                                                              四歲二個月

 

四歲五個月

 


圖式時期/
‧ 此時期的年齡約在7~9歲,孩子具有強烈的幻想創意,若能再此時給於孩子色彩性的、結構性的教育,孩子透過即興式的主題創作,可以得到發揮.喜歡模仿物體的外觀,或有觀看圖片臨摹的習慣,家長必須適當的引導,,以免過度的臨摹僵化了孩子的創意發展.

 


寫實時期/
‧ 孩子在9~12歲,正式進入繪畫的尷尬時期,就好像孩子成長到青春時期,理解能力高 ,知道明暗、比例、光影的變化,然而手低眼高,很容易受到表現瓶頸的挫折.色彩教育、美術史的介紹,多元的創作媒材,可以滿足這個階段的孩子同時引導孩子走向創意取向的創作.

 


學齡前孩童早在開始插圖式的繪畫之前,我們可以在紙上清楚的看見和主題無關的線條,畫面上流動的節奏一覽無遺,逐漸的物化而變成一種形式的象徵語言,說明式的元素後來才漸漸地進入這些畫面結構中。在這最早階段的繪畫,孩子表現了三歲之前非常強烈的運動感與節奏感。


學齡前的兒童美術課除了重視兒童教育身心發展,也著重課前藉由各種遊戲方式引導,刺激多元發展。孩童在學習中嘗試使用不同媒材的運用、對事物的感受力,他們創作過程的發現及體會遠遠超過最後作品畫面的呈現,因為這年紀的小朋友是將最直接、最真誠的感受表現在畫面上,也許沒有我們看的出來的具體造型,但是充滿活力一筆一畫一圓一圈的塗鴉都是孩子寫給他們自己的信件,敘述著他們對自己的了解........,建議你多給孩子鼓勵、時間、信心及等待,讓小朋友的創作動力持續不斷。欣賞孩子的作品時須跟孩子是同一國的,聽聽他的故事,勿用我們自己的觀點去看待兒童畫,畢竟小朋友所看到的世界跟我們是不同的,孩子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讓他們自然學習勿揠苗助長,讓我們一起努力陪著小朋友渡過每一堂快樂的兒童美術課^^

 

 

資料來源 : http://s22619164.world.edoors.com/CqNaN8Nb-I7g

 

 

 

 




 

 

 

 

5/7 (六) 我們提早一天慶祝母親節

和公公婆婆一大家人

來到一個月前就預約的 陶板屋

 

看到小噹噹就先換了餐具在招待ㄧ碗濃湯

這天小噹噹跟我們一起吃了好多牛肉

食慾還不錯

 

 

 


 

 

餐後再去玩沙

不是母親節嗎?   怎麼他最開心?

唉~~~不要亂發脾氣媽媽我也會開心啦

 

 

媽媽~~我可以用沙 "洗澡" 嗎?

可以  (難得解放隨他去啦)

 

躺這用沙 "洗頭"



 

好舒服啊~~!!

 

 

三歲2個月的小噹噹

 

最近

開始堅持要自己擦屁股  那就等他擦完後我再拿一張濕紙巾檢查嚕

 

 

褲子還是常常前後穿反  剪標無法辨識前後

 

 

脾氣也好些  大概是比較聽的懂人話了  又磨合了這麼久也比較了解家人的習性

 

 

 

晚上漸漸可以一個人入睡了

但是不知為何   半夜又常常醒來要奶喝….

: 睡前喝一罐    下一次就要等到太陽公公起床才能喝了  

喝太多肚子會痛痛….

 

昨晚跟我睡   半夜2點醒來   很清楚的跟我說: 我要和爸爸睡   也沒哭鬧

我: 好! 那你可以自己走過去嗎?

可以ㄚ

之後    我聽到   爸爸   爸爸   爸爸~~~(很難叫醒)   我要喝ㄋㄟㄋㄟ

然後這個爸爸又去泡了

你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這個奸詐的小子

 

 

 

現在跟噹爸很好  做什麼都要找他 

 

 

 

 

睡前喜歡聽 白泡泡的故事 

喜歡白泡泡被海盜抓走等悽慘情結  (有這麼深仇大恨嗎)

 

 

 

前2週参加婚禮  

看到噹外婆直說要去高雄玩並說我不會跟白泡泡吵架

一副很渴望的樣子    有這麼思念嗎?

 

 

 

 

每天回家都要教我念唐詩看教材...

 

 

 

 

這個時候正可愛   可以不要長大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ckie 的頭像
    Vickie

    小噹噹家的大小事

    Vick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